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防范网 >> 防骗 >>信息诈骗的种类及防范

信息诈骗的种类及防范

浏览:1568人次

随着社会信息网络的飞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但信息诈骗也快速增多,使人民群众深受其害。现介绍一下信息诈骗的种类及其方式,希望能够人民群众的防范意识,从而遏制此类诈骗的高发。

      一、信息诈骗的种类及方式

      信息诈骗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是手机短信诈骗和网络诈骗;信息诈骗的方式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 、以中奖为饵,骗取钱财。以某公司庆典、举办手机幸运抽奖活动为由,以公证员身份请对方领取大奖,借机诱其汇“邮费”、“税款”到指定的信用卡,收到钱后便杳无音讯,常见短信如“我是 XX省公证处公证员 XX,恭喜你的号码在 XX抽奖活动中中奖了,奖品是小轿车一部,价值 8.8万元,请你带着本人身份证和 750元手续费去 XX处领奖。”

    2 、以办证为由,骗取钱财。以制作假证件、假公章、假学历等违法经营活动为由,发送短信息实施诈骗。

    3 、以博彩为名,骗取钱财。假称可以提供“六合彩”特码给对方,要求对方办理会员卡交会费,如“欢迎致电香港六合彩……为广大彩民爱好者提供信息,透露特码。联系电话 139XXXXXXXX。”

    4 、以验资为由,盗取钱财。谎称有廉价走私等物品出售,以验看购货人资信实力为由,窃取购货人的信用卡号和密码,最后用伪造的信用卡将购货人的存款全部提走。

    5 、防冒网站,盗取钱财。诈骗者伪装成银行或其它合法机构,发出数以百万计的诱骗邮件,邮件标题通常为“账户需要更新”等等,而其链接的标题就是一个诈骗的网站;他们通过防冒银行网页,利用粗心用户在假网站上输入的账号、密码信息和其他金融机密信息,非常迅速地从用户的真账户里转走所有存款。如一位客户因为登录了假的中国银行网站 www.bank-off-china.com(正确的网址应为 www.bank-of-china.com),导致卡里的 2.5万元资金不翼而飞。

    6 、诱使回电,“赚”取话费。一是诱使对方回电话听歌,“赚”取高额话费,常见短信为“您的朋友 13XXXXXXXXX为您点播了一首 XX歌曲,以此表达他的思念和祝福,请你拨打 9XXXX 收听”;二是诱使对方回电,“赚”取高额话费,如收到开头为 0941或 0951的未接来电,一回拨即收费 500元。

    7 、骗取卡号,盗打电话。常见短信如“我是 X公司的工程师,现在将对你手机进行检查,为配合检查,请按 #90或 90#”,若按指示进行按键, SIM卡卡号可能被骗取,行骗者利用该卡肆无忌惮地打电话。

    8 、制造信息失灵现象,实施诈骗。一是持机人用盗得的手机发送短信给手机通讯录内的联系人,骗取对方话费。如“ XX,我现在在外出差,手机马上快没钱了,麻烦帮我充值 100元。”二是骗取对方亲朋电话并通过短信诱使对方关机,如“你好,移动通信公司现在将对您的手机进行线路检测,请您暂时关闭手机 3个小时”;然后在对方关机的时候以“在外出事,要求汇款”等事由诈骗对方的家人或朋友。

    9 、谎称信用卡被刷卡消费,进行诈骗。案犯先以银行或商场名义发短信给受害人,一旦受害人与之联系,嫌疑人甲便自称是银行或商场工作人员,告知受害人卡已被消费,让受害者与公安部门联系报警,以取得对方信任,并提供公安部门的电话,如果受害者按所提供号码与冒充公安人员的嫌疑人乙联系后,乙称其已立案,并让受害者再与银行信用卡专职人员联系,随后嫌疑人丙冒充所谓银行专职人员授意受害者向指定帐号汇入一定现金。

     二、信息诈骗频发的原因

    (一)成本极低,回报极高。 从公安机关侦破的案例来看,犯罪分子多数是采用手机短信“群发器”来实施诈骗的。他们把群发器一端接到电源上,另一端接通手机。被启动后,群发器就会按照程序自动识别正在使用的手机号码,然后将这个手机号的最后四位按照从 0000到 9999的顺序逐一拨打,将事先拟好的短信自动发到 9999个手机号码上。此外,一些诈骗分子还利用电脑上的短信群发系统软件,用手机与电脑连接,上网后就可选定号段向某个地方的手机用户发送短信。一台电脑最多可连接 8部手机,一天可发几十万次。他们往往购买多部手机和手机卡号,大量透支手机话费。一旦做成几笔“大单”,手机卡号就不用了。

不管是采用手机短信“群发器”,还是利用电脑上的短信群发系统来进行诈骗,成本都是非常的低廉;而骗到的钱财动辄上万元,有的甚至几十、上百万。厦门市公安局曾破获 3起信息诈骗案, 3个犯罪团伙以手机、网络等形式发送短信 7000多万条,谎称可以提供六合彩开奖的特码,诈骗金额高达 500多万元。可见,“低成本、高回报”,正是此类犯罪在全国迅速蔓延的直接原因。

   (二)成功率高,风险率低。

    ( 1)短信发送范围广,命中率高。由于群发器发送短信的范围极广,一天可发几十万次,即使成功率极低,也有相当一部份群众难免上当。如一天发送 1万条短信,按 0.1%的上当概率,就有 10人受骗。

( 2)许多群众防骗意识不强,识骗能力不高。一是贪利心理,愿者上钩。消费者对财富的不正确态度是诈骗得手的最直接因素,多数的行骗者均是以获得额外的收益作为诱饵,使部分消费者丧失最起码的警惕性。二是好奇心理,步步跟进。部分被骗的消费者并不是从最开始就相信犯罪分子的信息,但由于天生的好奇心理,使他们一步一步的跟进犯罪分子所设定的陷阱中。犯罪分子很注重和被骗人之间的互动交流,特别是通过实时的信息传递,使被骗者对其“真实身份”的验证一步步加深,最终让被骗人逐渐产生信任感。三是粗心大意,难以自防。随着银行积极推动各种电子银行服务,网上理财逐渐进入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有些粗心用户在假冒的网站上输入账号和密码信息,结果对方凭借帐号和密码,非常迅速地从用户的真账户里转走所有存款。四是独善其身,难以群防。行骗者大多是随机发放大量信息,多数群众也能够识破他们的行骗目的。但因为缺乏集体保护意识,极少有人去报案,导致犯罪分子无所顾忌的将行骗的范围不断扩大。

    因此广大群众要提高警惕,对诈骗信息不相信、不理睬、不联系、不上当,彻底断掉不法分子的“财路”。在使用网络银行时,务必要记清自己开户银行的网址,每次登录最好选择直接输入网址,尽量避免用搜索引擎查询到的链接进入相关网站;并且尽量不要在网吧里登录网上银行,因为无法知道这些计算机是否装有恶意程序进行监测。 如受骗后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上一条:人生三个陷阱

下一条:网上诈骗的种类及预防方法
Copyright by 防范网 吉ICP备12003255号-1